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积极践行风景园林人的初心与使命

今年,我国及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正值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全力抗击疫情的时期。在这场战“疫”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者。健康是人的基础、社会的基础,同样是城市的基础。当前,将风景园林视为可提供高质量公共健康服务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风景园林从业者而言,从行业角度思考应对疫情的专业支撑,探索健康、安全、美丽、宜居的人居生态环境,是风景园林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类营造居住场所是开始利用具有健康正向作用的自然要素和自然环境的结果。风景园林伴随着人类文明历久弥新,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诞生、衍变和不断发展。无论如何定义和理解风景园林,人和自然都是风景园林探索的两个永恒的元素。追本溯源中国风景园林,从园囿到公园,从北方皇家园林到江南私家园林,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崇尚自然和绿色健康是中国风景园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主张通过自然环境的“外适”,达到人类健康的“内和”,这也是中国风景园林的“初心”。

面对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和健康风险,风景园林在主动响应城市公共健康和应对城市公共卫生危机中可以通过供给、防控、调适3个层面进行专业支撑。

供给:提升绿色供给水平

建立城市健康格局

从主动干预城市公共卫生发展的角度来看,风景园林可以从近端和远端2个空间维度入手提供绿色供给。

近端维度供给,即与城市居民具有高“亲密度”的城市绿地空间,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居民近距离接触自然的途径,承担了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娱乐等实体环节,学界已有诸多例证证实了城市绿地空间对众多非传染性疾病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响应城市公共卫生格局的构建,风景园林师在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化布局,不但应考虑城市人的实际活动需求以及行为模式,更应考虑传染病传播方式和环境隔离方式,切实通过城市绿地空间系统营造提升区域性的公共安全应对能力。

远端维度供给,则是保护和利用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促进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环境接触,形成呼应健康需求的自然生态游憩大空间。同时,可通过科普学习所产生的生态美学意识形态,即内化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引导城市居民建立健全完善的健康观和生态文明观。

防控:完善主动防护体系

构建应急调控机制

从预防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角度来看,应该从绿地空间主动防护和应急调控两端出发,协同搭建一个有机能动、“平战结合”的弹性机制。

在主动防护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空间上受到基础设施和建筑环境挤压的城市卫生隔离及应急避险绿地体系,积极主动形成有效的防护格局。此外,结合医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通过城市用地的不同功能业态以及城市居民的健康数据等反映区域健康环境状态的评价指标,构建一个可以客观反馈、动态更新的区域性防疫需求评价体系,既能支撑区域城市绿地安全防护的级别和规模制定,同时也能实现城市绿地环境提升、改善的有的放矢。在应急调控方面,应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空间面积广阔、结构完整的优势,在城市绿地规划专项中增设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规划。通过对城市绿地的区域可达性、用地适宜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构建城市公共卫生应对防控的承载力评价体系,遴选出适宜构建临时应急医疗的点状绿地空间。应充分利用卫生隔离绿地、河流道路防护绿地等带状绿地构建避免与公共路径交叉感染的线性特需路径空间,最终形成与城市绿地网络相得益彰的弹性网络结构,做好“平战结合”“刚弹相济”的应急准备。

调适:优化景观设计效果

建立空间健康绩效

国内外已有诸多学者基于景观空间的健康影响分析,实现了生态系统作用于使用者“健康状态”的评估,准确描述不同人群对绿地空间的健康需求程度。而进一步探寻景观设计与公共健康的关联特征,以解析支持健康的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实证提出具有健康绩效的规划设计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景观设计研究实践中,可通过“场所—要素—健康”线索定位和识别支持健康的关键场所,并结合定量化平台展现不同景观空间的健康绩效强弱。通过对空间健康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景观空间要素与公众健康的相关模型,发现其支持健康、控制病源的关键要素和特征。最终从总体布局、功能类型、空间形态、各个空间要素等层面入手开展景观规划设计实证。通过反复调适方案,以期获得主动响应健康需求、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最优化景观设计效果。

风景园林作为构建人居环境的重要学科,在建立城乡空间公共安全体系,促进居民卫生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风景园林与公共健康的发展统一性入题,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在促进公共健康中的理论体系和支撑路径,对于整个人居环境学科的发展也将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注:文章转载自中国建设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建设报
返回顶部